522 文大夫(1 / 1)

卿本贤妻 谢其零 2087 字 9个月前

看着这两个纯真孩子,姜同和心情复杂,这个最小的嫡子自小没在他跟前长大,他当父亲的也忽略的多,这会见儿子掉泪,父子之情也油然产生,他伸手摸摸儿子的头,轻声说道:“是父亲惹你祖父生气了,是父亲不好,明天父亲去给你祖父请罪,儿子回屋去,别担心,父亲也好好想想事情。!”

等儿子和贾兰芝走后,姜同和怎么也想不通,为何母亲看不自己媳妇的?不是母亲挑选的不乐意?大嫂和弟妹都是母亲给订下的,一直和母亲相处和睦,可是和自己媳妇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,媳妇多年委屈都没换来母亲一个笑脸。

岳家没少帮他,媳妇更是一心贴着她,因为生了令晏身子不好了,主动给自己納了娘家表妹,那更是温柔出水的可人,又给自己生了俩庶子,也是让人心疼。当年是母亲抱走令晏去扶养,媳妇也没说母亲一个不字。可为何没讨得母亲欢心?

他越是想在母亲跟前解释媳妇的好,母亲越是反感,弄得媳妇在母亲跟前胆战心惊,这次也是他个人提出想给令晏娶个王家小娘子好陪伴媳妇,前两个儿媳妇都是母亲强行给定下的,都是和太婆婆亲过自己亲婆婆,他看媳妇整日不开心才想了这么个主意,真不是媳妇撺掇自己来找父母。(男人有时不仅脑子塞猪毛,眼睛里更是塞满猪毛)

姜同和无法想通这千年都是个难解的婆媳问题,决定明天再好好和父母说说自己媳妇的不易和岳家对他的帮助。(他打算气死他母亲好早日投进岳家的怀抱里去)

没想到,第二天他还关着哪,一问说父母都出府去了,他沮丧的坐在柴堆,有个婆子给送了饭食,还进来拿了马桶出去,换了个马桶进来,混着臭味,他实在是吃不下,还想等着儿子再给自己送食物来哪,到天黑了也没见着。

秦国夫人一早带着姜卫矛和贾兰芝姜令晏去了随国公府,附带着一车刚从湖广带来的特产,拜见了随国公,说是因为姜卫矛的无理来给随国公赔罪的。

随国公看见姜卫矛脸的抓痕那是心情愉快,连连说没事,还客气的说想来听戏过来,姜卫矛马回道:”一定一定。”还不看直瞪他的秦国夫人。

随国公除了每日陪伴美妾,他这个岁数的老朋友早不在世了,难得遇见姜卫矛这种真性情还给人带来欢乐的人,平日里没身份的人随国公也见不着,有身份的见了随国公都是恭敬,没哪个敢在他跟前这么随意放肆说话,有时他也颇感寂寞。

多年以前见过姜卫矛,不熟,听到说他的也是说的笑话,这两次近距离相处,也是蛮逗趣之人,所以随国公也不会强力反对他来府里了,心底还暗暗希望他能来,最起码看着他闹笑话也是好的。

秦国夫人客气几句说拜见下世子和世子夫人,姜卫矛还说他不去了,陪国公爷说会话,随国公也微笑挽留,秦国夫人只好带着贾兰芝和姜令晏去见了老世子夫妻,带去的礼物还有关宋氏的,也见了关宋氏,秦国夫人熟络的拉着跟着关宋氏来的五娘子,说过几天给世子夫人下帖子,让关宋氏一定带姑娘子,贾兰芝也姐姐的亲热的叫着,在京几个月,早和关五娘子熟悉了。

交际完秦国夫人回府,叫了来的大夫,这大夫姓,家里世代医,娶了母亲家族表妹,可表妹几年不孕,大夫母亲让他纳妾,谁想到大夫不肯,但媳妇身子渐渐不好了,大夫发现是母亲动的手脚,心凉又伤心,带着媳妇离家了,走到半道,一个万事不懂的大夫被人偷了行礼财物,媳妇又病病歪歪的,大冬天俩人要冻死在路边了,被秦国夫人给救了回来,留在姜府当个大夫,后来贾兰芝犯病,一直是大夫给看的。

这次让大夫来京,大夫自己更是愿意,他宗族有个远亲在宫里当御医,专攻妇科,他正好可以带着媳妇找大夫来看看,对于有没有后代,大夫自己倒也想的开,可媳妇一辈子这个心结,终日闷闷不乐。所以一说让他京,他带着媳妇来了。

秦国夫人给大夫说了宣平候府三房小儿子的病情,又说了侯府的姻亲都是哪些,也交代了大夫谢家三房老爷是个乖张性子的人,大夫听了笑了,秦国夫人也笑道:“那谢三老爷虽然不爱听戏,某些方面和姜老怪有点类似,同类人。”

大夫手握拳放嘴边咳嗽两声,掩住笑,秦国夫人说道:“总之,谢府不是那等复杂人家,三房更是忠厚,你放心,估计他们会挽留你住侯府,我以后回湖广,你住侯府吧,听说侯府原有个女大夫,后嫁了府里的先生,也是个好医术的,特别是对妇人病,没准能帮到你媳妇。”

听到这,大夫眼亮了,对着秦国夫人躬身拜下去,说感激夫人总是为他夫妻二人着想。

秦国夫人又带着大夫和两个小的一起来到侯府,因为一早派人来捎了口信,苏氏和三老爷早收拾好抱着儿子等候着。

迎了秦国夫人一众人,先来到缘草堂,太夫人也知此事,见了秦国夫人华姐姐的亲人招呼,连声感谢华姐姐还想着谢府,秦国夫人把大夫介绍给谢府众人。

苏氏见一个肤色偏黑的不高的年男子,他前给太夫人见了礼,太夫人笑呵呵的好好的,招牌大封包拿出,大夫见怪不怪的接过道谢,像接诊金一般自然,没一丝诧异,苏氏心道,肯定是秦国夫人早把谢府各人都事先给大夫说过。

大夫又给三老爷拱手见礼,三老爷面带微笑,抱着儿子不好拱手,也点头示意,苏氏只是起身,没有福身,跟着三老爷点头微笑。

彼此介绍完,三老爷开口说让大夫留在侯府,大夫说还有家眷,收拾好了过几日搬来。苏氏还想,太好了,没准有小儿郎的,看大夫的年龄,估计也得有孙子了吧,古人早的有的三十多当祖父了。这又能多个儿郎在府里了。

/45/4ml